群众“点题” 干部“答卷”

作者: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德江县复兴镇坚持开门教育,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着力推行“三抓”“三改”“三治”模式,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聚焦“三抓”

因地制宜激活发展动能

复兴镇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锤炼党性、增强定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锤炼党员党性修养,持续推进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着力统筹“三抓”头号工程,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抓产业,培育特色农业新引擎。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复兴镇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主动谋划产业发展,以天麻特色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精准招商引进贵州致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构建“菌材加工+良种繁育+规模种植+技术输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天麻有性繁殖育种面积突破2万平方米,年产能达20万斤。到2026年,计划拓展天麻无性繁殖种植面积至11万平方米,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抓项目,打造产业发展新样板。坚持镇级主导、村级协调、党员群众参与,盘活土地资源,引入贵州徐源辣椒实业有限公司,在七星坝区打造1000亩辣椒种植核心区,以点带面推动全镇辣椒种植规模扩展至6000亩,持续擦亮“复兴辣椒”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抓招商,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采取争取项目实施和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有力搭建辣椒、木材、内衣、牛羊、饲草加工五个交易平台,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全力支撑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三改”

群策群力提升服务效能

复兴镇以“学”为基、以“查”为要,以查促改、以知促行,坚持开门教育,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扎实抓好问题整改整治,办好民生实事,以整改整治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以查促改优服务。聚焦为民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镇党委查摆问题10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110个,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5个,全力推进整改整治。

以调促改惠民生。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连心暖心行动,在一线掌握群众心声,聚焦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推动现场办公、资源下沉、精准落实,以政策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改促干破难题。推行开门教育,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紧盯个别关键事,强力整改促提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复兴中学教学区、生活区长期分离问题,该镇现场调研、协调争取,将原道班闲置资产划转给复兴中学,用于修建校门和公厕,为就近修建宿舍打下基础,困扰师生多年的校舍分离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有力破解了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深化“三治”

全力以赴构建和谐家园

复兴镇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借鉴“枫桥经验”,以“德治、法治、自治”融合推进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德治培育文明新风尚。全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深化“两清两改两治理”和移风易俗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开展卫生家庭评选、召开移风易俗群众会等方式,祛除陈规陋习、改变生活方式,累计创建卫生家庭700户,召开群众会100余场,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培育了文明新风。

法治筑牢平安防线。认真对照存在的问题,不断在“改”上下深功夫,创新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部曲”工作法,通过源头预防、全面排查、及时化解、定期回访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辖区和谐稳定保驾护航。今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线索100余条,有力实现微矛盾网格发现、小问题一线解决。

自治激发治理活力。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引导作用,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惠泽群众永不打折。复兴镇将始终坚持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以更加强烈担当意识、更加扎实有效举措,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勠力同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示新风采。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3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096.html 1 群众“点题” 干部“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