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老麻塘村:一粒米的致富经

作者:孙晋楠

白水贡米。

典型人物展示牌。

老麻塘村生态环境优良。

书法班教学现场。

被稻田环绕的老麻塘村。

老麻塘村位于碧江区滑石乡,离铜仁主城区不到20千米,与湖南省凤凰县阿拉营、茶田两镇接壤,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区域。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老麻塘村仿佛被大自然格外恩宠,地势起伏平缓,土层深厚肥沃,老麻塘村种植的“白水贡米”也因此声名在外。

从“逃离”到“回归”

去往老麻塘村的路上,车窗外“白水贡米”的招牌一晃而过,让我不由得开始想象这个村庄的模样。

踏入村委会办公楼,小小的地方有序且接地气,服务台上摆放着法治、防火等内容的宣传单,墙上是漂亮的宣传栏……

村党支部书记姓杨,是一名“90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做事风风火火。他介绍起村里的情况:“以前我们这里的白水贡米种植不成规模,虽然有点名气,但是卖不上价,种地挣不到钱,大家就出去打工了。2016年我们建立了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加上政策的扶持,现在白水贡米已经成了这片区域最响亮的招牌。”

十年前,这个地理位置更靠近湖南的小村还不是现在这般富裕模样,村民们的出路似乎只有外出打工,龙启发便是这打工队伍中的一员。因为舍不得把老人孩子留在家乡,龙启发便把一家人都带去了打工的城市。一年下来开支不小,挣的钱也没剩下多少。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教育也成了难题。这时候村里建起了合作社,要打响“白水贡米”品牌。龙启发思前想后,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从“回归”到“坚守”

龙启发从小种地,用他的话来说是受够了种地的苦。出去打工就是想逃脱种地的命运。但没承想兜兜转转又回来了。“我一开始承包了二十几亩地,不过第一年并不算成功。”龙启发笑了笑,这个黑瘦的男人有一股韧劲,第一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收入,但他却从中看到了前景。第二年龙启发承包了五十亩地,与其他村民一起种植白水贡米,借由村里的合作社脱贫致富。

“村里提供了种子、薄膜,还有肥料……现在种地不像以前,我们用机器种地、收割,效率提高了。以前要花三个月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三天就能收完。”龙启发边说边指着旁边的一片田。老麻塘村普及推广农用机械,省时省力。龙启发回忆以往,忍不住感叹:“以前种地太苦了。小时候我从田里背着谷子回家累到要哭,当时心里就忍不住想,要是我家里的田靠近路边就好了,要是能有钱买匹马驮着粮食走就好了。”

“是喽。”一旁的老爷爷接着说,“现在大部分路已经修到田边了,开车就能到,脚上都不会裹上泥巴带回家,干净好多嘞。”村委会办公楼里众人顿时笑起来,讲起以前的苦,脸上却洋溢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从“坚守”到“创造”

在这番热络的畅聊中,我看到村委会办公楼里的房间门牌十分有趣,除了有办事处、调解室,还挂着一个篮球室的牌子。杨支书介绍,这是村里办的托班,村里的孩子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这里免费培养兴趣爱好。

上村委会办公楼二楼的楼梯间挂满了孩子们的习作,有画作、书法,孩子们稚嫩的笔下描绘出无穷的快乐。三楼则几乎是孩子们的托班教室,墙上贴着的荣誉证书、安全宣传知识和托班老师们的简介,“我们的老师都是志愿者,有的是热心人士,也有从村里走出去的资深教师。村委负责组织和进行保障。”杨支书顿了顿,说道:“大家都想为孩子们尽一份力。”

老麻塘村办托班的起因非常简单,学校放暑假了,大人们都在忙碌,于是就把孩子们放在村委会玩耍学习。村里旅游山庄的游泳池也成了孩子们的游泳课堂……大受欢迎,甚至附近村的孩子们也来了。从原来的寒暑假班发展到如今周末也有。

龙启发的孩子也去了村托班,学习了游泳、画画。往年暑假孩子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自从有了村托班后,村里的大人都放心了不少。“村托班开什么课由孩子们报名决定,人数够了就开相应的课程,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也因此被点燃了。”杨支书说,村里曾经组织孩子们去贵阳参观,他们热切的眼神让他难以忘怀。“我是村里长大的,特别理解孩子们渴望学习的心,希望他们也有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机会。”

村托班得到了多方支持,让杨支书信心大增。他盘算着下一步开始组织村民学习兴趣班,把农闲时候利用起来。“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得多了,见识广了,老麻塘村的未来就会越来越好。”

环视老麻塘村,整齐排列的屋舍、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成荫的环境,文明守礼、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让人顿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在村规民约广场上,老麻塘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内容非常醒目,旁边十块典型人物展示牌排列开来。先进典型榜上贴着龙启发与其他九位村民的照片,他的笑容既灿烂又腼腆,眼睛很亮,透着对未来的期望。

白水贡米的“成名史”是老麻塘村人的奋斗史,也是对他们辛勤努力的最好回馈。

老麻塘村小档案

坐标:位于碧江区滑石乡东北部。

人口:全村13个村民组958户,3500余人。

特产:白水贡米等。

荣誉:“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3 孙晋楠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098.html 1 碧江老麻塘村:一粒米的致富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