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唯旭) 近年来,江口县民和镇始终将党员发展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严格按照要求,以“总量调控、结构调优、质量提升、作用彰显”为总体原则,构建“全链条管理、全领域统筹、全周期培育”的三维工作体系,着力推动党员发展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和人才支撑。
聚焦“关键少数”,精准发力优化结构。着力吸纳“双强”致富先锋。确立“双强”人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优先发展导向,将党员发展工作融入乡村发展大局。重点在践行富民政策、掌握实用技术、群众威信高、带富意愿强的群体中发掘培养对象,吸纳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技术骨干、返乡创业人才等“双强”能人入党。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将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标兵,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全镇已有20余名优秀“致富能手”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骨干力量。重点培育青年骨干力量。聚焦35岁以下农村生产一线骨干,重点在表现突出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乡土人才、优秀村干部及高中以上学历人才中发展党员,打造年轻化、高素质党员队伍。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引导、结对培养等方式,鼓励到村大学生、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优秀年轻群体向党组织靠拢。2025年以来,共发展新党员8名,其中,35岁以下5名、女党员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6名。
强化“链式培育”,闭环管理提升素质。做实日常管理,突出经常性。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动态台账管理,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培养考察、思想汇报、参与活动等情况。严格落实“参与式”培养,积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列席支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在实践熔炉中增强身份认同感和规矩意识。建立定期思想汇报、学习考察和党员评议制度,由支部党员对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推荐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确保培养过程严谨细致、有迹可循。创新教育培训,增强实效性。为增强学习效果,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联系实际,按需培训,每次培训开班前,深入村党支部调研了解他们对党的认识和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另一方面改进培训方式,讲究实效。在培训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进行党性修养、形势任务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今年以来,已举办发展对象培训班1期。
恪守“标准程序”,严把关口筑牢根基。明晰规范流程,织密“制度网”。严格按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要求,精心绘制清晰、透明、规范的“流程图”和“操作手册”,使每个环节、步骤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健全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各阶段信息动态管理台账,定期分析研判,及时动态调整。落实全程纪实,压实“责任链”。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对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培训、公示等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详细记录具体内容、责任人、确定方式、备案报批程序以及公示情况,实现发展过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严把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确定关、预备党员接收关和转正关,确保时间节点不提前、程序环节不遗漏、标准要求不降低,坚决守住“入口关”。今年以来,在17个村(社区)进行发展党员工作指导2次,组织全镇17个村(社区)党建工作业务人员培训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