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萃莉 何佳有 杨倩 陈朝粒)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傩文化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艺水平,近日,2025年德江县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傩面具雕刻技艺方向)在德江傩文化博物馆正式开班。来自全县各地的31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十天的学习之旅,在传承中探索傩文化的创新表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融合了宗教仪式、戏剧表演、民间艺术等多元元素,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当前非遗传承中面临的技艺断层、创新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次培训班精心搭建专业教学团队,特邀省内非遗研究专家、资深傩戏表演艺术家及傩面具雕刻大师担任授课老师,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涵盖傩文化历史渊源、传统表演技法、面具雕刻工艺、现代传播与市场融合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助力学员夯实基础、拓展思路。
“本次培训通过网上报名方式招收了31名学员,课程设置既守正又创新。”德江傩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唐晓娟介绍,除传统木雕技艺课程外,培训班特别增设“傩面具+陶艺”“傩面具+蓝晒”等跨界融合课程,“希望通过10天的系统培训,与学员共同创作出一批既保留德江傩堂戏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创造力的作品。”
培训期间,老师们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为学员提供精准教学。在面具雕刻课堂上,学员们手持刻刀,在老师的细致指导下专注学习木料选择、纹样设计、雕刻技法等核心技巧,力求还原传统工艺的精髓;此外,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走进德江傩戏古戏台、非遗工坊等地开展实地研学,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傩文化魅力的理解。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真切感受到了传承的责任。”参与培训的年轻学员张某表示,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尝试用年轻化的表达让古老的傩文化贴近更多同龄人。
此次研修班是德江县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未来,当地将持续搭建传承交流平台,鼓励老艺人带徒传艺,支持年轻传承人创新发展,让德江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鲜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