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护河+防溺”筑牢暑期安全生态屏障

作者:周济 王显

本报讯(周济 王显) 盛夏时节,德江县创新推行“河道治理+防溺水”双轨工作机制,通过河长制与安全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未成年人安全防护同步提升。该县22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开展专项行动,构建起人水和谐的生态安全格局。

炎炎夏日,共和镇组织干部在曾家坝村沿着河道开展巡河,仔细检查河床环境、村寨排水设施,同步落实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护河行动与防溺宣传双手抓两不误。清澈的河水中,巡河队员不时提醒嬉水群众注意安全,既让大人小孩享受到夏日的清凉,又为戏水活动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共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董剑表示:“共和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以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为己任,落实落细巡河管河护河治河等举措,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小河里,村干部们按镇上要求切实把护河行动抓在手上,他们组织护河人员、群众一起沿河清理垃圾,确保小河流水干净清洁,让村寨环境因河而美。同时,在小河边挂上小喇叭,反复播放防溺水和保护河流的注意事项。

“我们一天巡河3次,早上是清理残留的白色垃圾,中午是宣传防溺水,下午看是否有未成年人在河里游泳,如果有马上劝离。”共和镇曾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毅刚说道。

平原镇创新建立“源头管控”机制,对13处重点水域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每天定时定点巡查排查,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巡查力度。明确干部对各条河流进行巡查防护,并对私自前去游泳的小孩进行劝导教育。同时,镇党委、政府还联合全镇各校、幼儿园开展“防溺知识进课堂”活动,覆盖全镇12所中小学的学生。

平原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项江勇介绍,对发现私自下河游泳的学生,立即制止,劝导上岸,然后现场教育引导,提升防溺水意识,保护自身安全。

荆角乡角口村依托洋山河生态资源优势,推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实施“包组到户”责任制,在游客集中区域增设4处智能监控点,通过不定时巡河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实现7×24小时风险预警。

角口村驻村第一书记曾明说:“我们角口村在暑期的防溺水工作,主要采取的做法,一是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二是每天不定时进行巡河,对发现未成年人私自下河洗澡的,我们及时劝导和制止。”

近年来,德江县通过将防溺水纳入河长制考核体系,推动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防控网络,目前,全县近200条河流均建立“一河一策”防护方案,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安全乐园和生态福祉,同时,将生态治理与民生保障相结合的“双赢”模式,既守护了河道生态环境,又筑牢了生命防护网。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4 周济 王显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200.html 1 德江“护河+防溺”筑牢暑期安全生态屏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