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铜仁医疗卫生事业迎来历史性时刻:铜仁市中医医院正式晋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这不仅是铜仁市中医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健康福祉。而此刻,距离1954年200平方米的中医联合诊所创立,恰好走过七十个春秋。七十载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在一代代铜中医人的不懈奋斗下,铜仁市中医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小诊所,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三个院区、7.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现代化中医医院,铜中医人用七十年光阴,书写了一部中医医疗机构逐梦前行的奋斗篇章。
筚路蓝缕:从联合诊所到现代化中医医院
1954年1月的铜仁城内,11名中医药人员怀揣着“悬壶济世”的朴素理想,在狭窄的街巷里创办了中医联合诊所。创业初期的艰难超乎想象,老专家回忆,当时的诊室是借用的民房,医疗器械极为匮乏,每逢赶场日,医生们便背着药箱穿梭于集市,为百姓问诊施药。1956年,联合诊所转为全民所有制的铜仁县中医医院,有40张病床,44名职工在此简陋条件下,开启了中医诊疗的规范化探索。
改革开放的浪潮为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8年,铜仁县中医医院更名为铜仁市中医医院,业务用房从798平方米逐步扩展到7000平方米。2001年棕树塘住院部的启用,标志着医院首次拥有独立的现代化诊疗空间。2016年,八里岗院区投入使用,业务用房增加2.7万平方米。医院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21年是医院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铜仁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在原碧江区中医院基础上组建铜仁市中医医院,并以建成铜仁市中医龙头医院,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目标。短短四年间,医院建设成果斐然,康复楼、医技综合楼相继落成,完成设施设备更新80余台(套),新增大型平板数字减影DSA、大型高压氧舱、高级胃肠镜系统等大型设备50余台投入使用,开放床位从200张跃升至600张,职工人数突破830人。梵净医馆的建立更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日均接待中医体验者超200人次,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深入人心。
破茧成蝶:三甲创建背后的“铜中医密码”
2023年12月,当评审专家宣布铜仁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时,会议室里掌声雷动。令人惊叹的是,仅仅10个月后,医院又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甲终审,成为黔东地区首家地市级三甲中医医院。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六大精神”与“五大经验”构筑的坚实发展体系。
专科建设的创新突破与诊疗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铜仁市中医医院彰显中医特色的强劲引擎。医院深度融合现代科技,开展86种中医医疗技术、43项中医护理技术,覆盖69种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护理门诊推出雷火灸、督脉灸等十余项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多样化选择。随着《铜仁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鼓励和考核制度》的实施,中医药特色指标显著提升,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60.04%,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提升至85.22%;中医非药物疗法在门诊和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22.23%和95.63%。中医经典病房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汇通”理念,以中医手段为主攻克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成为特色专科建设的典范。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齐头并进。医院设立国医大师工作站1个、各级名中医工作室16个、10个中医质控中心,形成“师带徒”的传承体系,培养了众多中医药人才。铜仁市中医医院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创新实施“莞铜协作”人才工程。引进10个名医工作室、82项新技术,与省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目前,拥有1个国家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等一批优势学科,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激励政策,为医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实践
走进铜仁市中医医院,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门诊大厅、走廊的文化宣传专栏,生动展示着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诊室里,医生们将“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与现代诊疗手段相结合,为患者辨证施治,完美诠释了“守正创新”的理念。
医院积极搭建中医药知识传播平台,已开展189次学术交流、10场省级及以上大型培训,搭建起中医药知识传播的广阔平台,300余名护理人员从中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作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院每年开展“中医进校园”活动40余场,梵净医馆年均吸引近30万人次参观就医,10万余人在此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目前正全力冲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医院构建起完善的治未病服务体系,“治未病”科联动多科室及基层医疗机构,五大功能分区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在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等活动中,医院药膳团队屡创佳绩,2023年在全省首届黔药膳大赛上斩获多项大奖,2024年更成为贵州省唯一一支入围全国药膳大赛的队伍。
抗疫期间的表现尤为彰显担当。新冠疫情暴发时,医院连夜熬制2万袋“防感汤”送往抗疫一线;2022年支援贵阳核酸检测时,医疗队创造了单日检测3.2万管的纪录。这种“风雨同舟”的抗疫精神,与脱贫攻坚时期的健康帮扶一脉相承——医院连续八年派驻专家驻点帮扶,为偏远山区培训乡村医生156名,建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点28个,相关经验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再续华章:努力建设黔湘渝边区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
站在七十年的发展节点回望,铜仁市中医医院实现了从11名中医药人员到839人的专业团队,从40张病床到600张开放床位,从单一门诊到“医教研防康”五位一体的巨大跨越。铜仁市中医医院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厚德精业、守正创新”的院训精神。正如铜仁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陈在庆祝建院70周年晋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总结大会上所说:“晋级不是终点,而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铜仁市中医医院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中医特色突出、技术先进、管理精细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朝着建设黔湘渝边区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
七十年前那株在陋室中萌发的中医幼苗,如今已长成庇护一方百姓健康的参天大树,其根系深扎黔东沃土,枝头绽放着守正创新的时代之花。这朵岐黄之花的绽放,不仅是铜仁医疗卫生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与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