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油茶变“真金”

作者:吴应国 张警

晨曦微露,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的油茶林里,刘明生麻利地修剪着枝条。“去年这20亩林子挣了3万多元钱!”他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

我市以玉屏油茶国家级示范园区为重点,在全市精心编织出“一核三区六带多园”的油茶产业版图。如今,全市1个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12个市级示范园区,像撒在群山间的种子,渐渐长成产业森林。

好规划引来活水源泉。依托中央财政油茶示范奖补项目的有力支持,2025年铜仁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达12.92万亩,还发展了山桐子、竹子等特色林业基地10.75万亩,像刘明生这样直接受益增收的群众达到10.95万人。

在铜仁,全市600万亩适合林下经济的林地被精准划分为四类,鼓励种植特色作物、发展生态养殖、采集野生山珍、开发森林旅游。

如今,“国储林+”“油茶+”“国有林场+”等模式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已累计打造40余个。森林康养名片更是愈发亮眼:建成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30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43家、森林康养小镇2个。凭借着林下的丰富宝藏,全市已有超过20万人稳稳端上“生态饭碗”。

产业要兴旺,苗子是保障。在朱家场镇茅坡村油茶种质资源圃里栽种了从全国收集来的470多个品种的油茶苗。高级工程师刘四黑介绍:“每株苗都有一张身份证,我们持续跟踪记录每棵树的长势,哪棵树抗病虫害能力强、产值高,查卡片就可知晓。”

全市已建成4个油茶采穗圃和10个省级保障性苗圃,省级保障苗圃数量占全省近15%,排全省第二。围绕油茶奖补、生态修复等大项目,推行订单育苗和全过程质量管理,育苗基地面积达18754亩,还选育出6个本地油茶良种,巩固“保障链”,为产业源源不断输送“好苗子”。

步入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一股浓郁的油茶香扑鼻而来。该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生物全酶法工艺,将普通油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黔玉山茶二酯油”获得了市场青睐,2024年公司油茶产品销售额超8000万元。

产业的翅膀也离不开科技的托举,我市通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请进“智囊团”,建成了“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陵山油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8个产学研用平台,制定了26项油茶和林下经济的地方标准。

在铜仁1080个家庭林场,290家特色林业经营主体中,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5家、规模以上油茶企业5家。2024年,铜仁市林业总产值达141.56亿元。

下一步,铜仁将继续推动林下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2025年新谋划项目25个,总投资76.33亿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12个,拟招引资金19.4亿元,铜仁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惠及万千百姓的金山银山。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6 吴应国 张警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262.html 1 漫山油茶变“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