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紧抓东西部协作政策机遇,成功引进Seraphine塞拉芬国际(铜仁)服装有限公司和铜仁福睿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两家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筹备落地工作,投产后预计将带动超过1000人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注入强劲动力。
在Seraphine塞拉芬国际(铜仁)服装有限公司的车缝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进行标识线设计,部分设备已完成进场安装。企业负责人赵琳介绍,车缝车间的装修和设备安装进度已达85%,预计9月初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该公司主营成人服饰制品,原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近年来,万山区通过精准考察,主动对接引进岗位需求大、落地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为企业提供场租减免、就业培训、稳岗补贴等政策福利,吸引企业入驻。今年初,公司决定落户万山。“把公司开到万山需要勇气,好在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一直跟我们对接服务,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赵琳笑着说。
如今,这家占地7600余平方米的新企落地丹都街道粤黔协作·莞铜共建龙生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预计解决周边居民600余人就业。“目前已经有20余人报名,8月底我们将安排车缝技能培训,难度不是很大,上岗很快。”赵琳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
“现在公司开到家乡这边,我不用出省打工了,工资不错,还能和家人团聚。”在塞拉芬(广东)工作5年的员工陈天芬说。
同样受益于东西部协作政策的还有铜仁福睿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运动用品的生产销售,今年5月,位于丹都街道旺家社区的工厂正式投入生产,预计年产值超3000万元。由于公司产品制作精良,在欧美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
面对市场蓝海,公司决定投产扩建。目前,1.5万平方米的新工厂建设正热火朝天,预计9月可正式投产,届时企业用工需求将达500人。
“决定建新厂主要是因为销量可观,目前我们订单排得很满,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不愁销路。而且在万山办企业确实很省心,新厂筹备过程很顺利。”公司董事长陈久润表示。
以上两家重点企业的引进,不仅为万山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对于搬迁群众而言,实现了“楼上安家、楼下就业”的美好愿景,也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添彩。
万山丹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罗焕楠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企业的后续跟踪服务,落实各项政策扶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