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鞠华国

开再多的会,也要看粮食打了多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刘诗麟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回答本报记者关于基层减负工作的问题时,用“两少一多”谈起自己的感受。

在鞠华国看来,基层减负的工作好不好,要看基层干部是笑还是哭。“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大家是笑的。”他笑着说。

首先是开会越来越少了,从开会的频率来看,以往,鞠华国每月要参与至少5次会议,现在减少到两次。

他认为,村干部就该围着地头转,围着老百姓转,而不是围着会议桌转。“开再多的会,最后也要看粮食打了多少、果子结了多少。”鞠华国说,自己现在去乡亲家里的时间多了,村子里的狗见了他们基层干部也不汪汪叫了。

其次是要填的表越来越少了。鞠华国介绍,原来各个部门一要数据,村里就得填表,纸质的、电子的,各种各样。老百姓都调侃我们叫“表哥表姐”。“现在一张表解决了大问题,所有的数据都在里面,认认真真填一次,基本上清净了。此外原来各种迎检也要填表,现在各种检查少了,填表的次数、份数也大大减少了。”鞠华国表示,“这点大家很欢迎,希望不要反弹。”

第三是收入越来越多了。鞠华国介绍,现在他每个月收入比原来多了200多块钱,许多大学生村官多了350块钱。“别看这钱不多,但给我们村干部加工资,在财力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关爱,也是一种激励,大家心里都很暖和,觉得有盼头、有希望。”鞠华国说,“总之,贵州为基层减负,提出的‘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十个字的方法,我们觉得很好,基层干部增添了干事创业的活力,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动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3-0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刘诗麟 全国人大代表鞠华国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0750.html 1 开再多的会,也要看粮食打了多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