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不禁莞尔。早在“内卷”成全国网络热词的N多年前,铜仁卷粉就已经在如何“内卷”上行思践悟了。
铜仁卷粉,卷得简单而又复杂,且卷且美。简单在于,主角配角分工明确,剧情不要求紧张刺激,火候不要求细致入微,粉皮到位,佐料到位,卷摊开,料各取适量入内,双手上场,卷——就是。
复杂在于,第一,米皮要有韧性。看似只是一张厚度2厘米左右、直径约莫20厘米的圆形米皮,里外通透着初春嫩芽般的葱绿,你以为它只负责卖萌即可,其实它更需要像一位将军,架势魄力都必须镇得住麾中的千军万马,不然还没卷完佐料就这里钻出那里漏开,不是吃卷粉的人“社死”,就是卷粉老板的生意到了尽头。第二,佐料要有多彩性:酸辣椒、糍粑辣椒、油辣椒各自炒好,主打红色系;豆腐干切丁,洋芋切丝,折耳根切节,绿豆芽过水煮一小会后本色出演,可谓米色系;海带丝深青,胡萝卜丝橙红,酸萝卜丁亮粉,黄瓜丝白绿相间,煎炸后的花生米有着太阳暴晒后的古铜色……有挑战难度的是,你每一样都得妥帖弄好,不然卷在一起后就容易成乌合之众,更别提抱团效应。因为众口委实难调,所以你不能不辣,但也不能辣得让人喘不过气;你不能不酸,但也不能让人酸掉大牙;你不能不放盐,但也不能咸到遭至调侃:“咦,今天盐巴减价啦?”
所以的所以,一切的一切,商家不能以为号称万物皆可卷就可以高枕无忧,怎么卷得皆大欢喜才是真谛。
铜仁卷粉,大街小巷都有商贩布局,有的主题单一,独卖卷粉;有的搭配米豆腐、凉粉等,摊子摆到一定年头,回头客不断递增的,都是小小生意赚大钱的典型案例。最有名的当属小十字老偏卷粉,黄金位置,过往游客如鲫,得地利人和,摊前常常排着一溜长队,一到夏天,更是将原小十字商场的出入口堵得水泄不通。老板、服务员一人负责取各色佐料到瓢中搅拌均匀,然后全铺在粉皮上。取时右手拿勺,左手掌瓢,在盘子间犹如蜻蜓点水,快时动如迅雷;另一人负责裹卷,将一张粉皮从一沓众粉皮中剥离开,三边粉皮折叠覆盖,然后卷成饱饱满满的食物柱,递与等候多时的顾客。付款的二维码和小喇叭在头顶,整天为主人不停歇地播报进账的好消息。
铜仁卷粉的追捧者,女客占大比,夏天的铜仁闷热,名副其实的火炉子,不喜热食的直接将卷粉当正餐,入口酸辣清凉,还有嚼劲,有与西瓜媲美的解暑功效。更有过分的,直接当减肥餐吃。哈,对于一些爱美的女孩来说,可能还真是种偏方。
一日经过一家新开的店,门头广告做得时尚亮堂,拍摄考究的美食照片勾着人的眼和胃。下一秒,第一次见到铜仁卷粉的横断面,红橙黄绿青粉紫,密密挨挨,圆圆满满,唉,这种内卷法,你说怎么不爱死个人。
铜仁 美食
6
别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