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江县楠杆乡的田间地头,一幅以“党建红”为底色、以“春耕绿”为笔触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这里,党旗飘扬在春耕一线,党员干部躬身力行,现代农业与集体经济交织共融,奏响了一曲奋进的春耕交响乐。
近年来,楠杆乡党委将春耕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全年计划种植粮食3万余亩的目标,不仅是一纸规划,更是党组织凝聚力的体现。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创新形式,党员干部化身“春耕先锋”,帮助弱劳力群众翻犁播种、代购农资、协调灌溉用水,将党旗插在田间地头。
这一实践背后,是该乡长期坚持的“四抓”工作法的缩影——抓理论固思想、抓队伍激活力、抓产业拓经济、抓治理兴乡村。2024年以来,该乡党委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集中学习等夯实思想根基,储备5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32名后备干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春耕的“安全线”,系于一颗颗优质的种子、一袋袋放心的化肥。楠杆乡组织农技人员与执法人员对全乡农资经营点突击检查,严查检疫备案、购销台账,重拳打击假劣农资,以“铁腕”守护农民“饭碗”。与此同时,该乡党委通过“3+N”结对联系机制,与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20余次,既解工作难题,更暖干事人心。
在六一村大坪台烤烟基地,起垄机穿梭翻耕,村民牵线施肥的笔直线条与整齐烟垄相映成趣,勾勒出现代农业的几何美学。这背后是楠杆乡“强村富民公司”的智慧布局:整合14个合作社、3个工坊,以“党委领导+公司运营+服务配套”模式,推动土地集约化、技术标准化。今年以来,公司引资210万元,实施6个运营项目,带动就业134人次,让“零散弱”的个体耕作升级为“聚变式”的产业协同。
楠杆乡的春耕图景,不仅是生产现场,更是共富试验田。通过“强村富民公司+村集体+农户”抱团发展,闲置资源转化为资产,传统农业延伸出加工、销售链条。在“1+1+N”销售体系下,订单农业让产销无缝衔接,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振兴”的跨越。2024年该乡粮食总产达0.81万吨的数据,印证着党建与经济的“双轮驱动”效应。
“春争日,夏争时”。楠杆乡正以“黄金期”为号角,强化技术指导、落实补贴政策,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更深远的谋划,在于将“春耕绿”转化为“四季红”——通过党建引领人才返乡、资本下乡、产业兴乡,让樱花掩映的生态资源与“强村富民”的发展动能共振,书写“天然康养新楠杆”的绿色传奇。
从“党建红”到“春耕绿”,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共富”,楠杆乡的实践诠释了组织力就是生产力的深刻命题。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振兴的脉搏,每一位党员都闪耀着初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