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南县聚焦教育培训的精度、广度和深度,不断强化针对性、拓宽视野面、提高实效性,为干部教育赋能增效。
聚焦“精度”,强化干部教育针对性
精准定位培训需求。分析干部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办班计划申报表》,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干部对培训内容、形式和效果的反馈100余份,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培训需求的针对性。
精心挑选培训内容。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内容,加强全县年轻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设置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政策法规等培训课程,帮助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确保精准学,精准用。目前,开发课程40门,研究课题7个。
准确把握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研讨”“课堂+现场”“理论+实操”等方式,增强培训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干部教育方式“活”起来。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贵州网院等在线学习平台,为干部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打通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培训1.1万余人次。
聚焦“广度”,拓宽干部教育视野面
注重全面覆盖。强化组织领导,对党政领导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基层党员干部制定5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全覆盖。2024年以来,举办全县科级干部专题研讨班、公务员专题培训班、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等12期,覆盖2000余人次。
注重资源利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好旷继勋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创新建立“干部教育博士工作站”,发挥博士工作站资源优势,邀请罗丹阳等专家学者、优秀领导干部等作为客座讲师,为干部提供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分享。
注重区域合作。紧抓东西部协作契机,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先后到厦门、武汉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100余人次,通过东部省份人才交流平台输送1800名干部参训,促进理念互通、技术互鉴。组织干部参加跨地区、跨行业交流活动,交流干部26人次。
聚焦“深度”,提高干部教育实效性
严格培训管理。建立思南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建立档案管理+学员系统管理+跟踪问效管理”的管理模式,规范党员干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各基本班次学员出勤率达100%。
加强考核监督。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考评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对干部培训情况提出鉴定意见,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24年以来,为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提供教育培训证明100余份。
强化追踪问效。强化履职尽责,建立“三次评价”“三种测试”“双线跟踪”机制及“四种维度”学习表现,结合培训实际,对参加主体培训班或专题培训班学员进行实地或电话回访,反馈531行动计划表500余份,强化学用转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