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加速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胜势。
“前端种养”强引领
积极争取并投入各类财政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落实产业奖补、农业保险、种植养殖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实行政策激励、资金支持、项目带动、宣传发动,引导在家务农家庭、返乡农民工、闲置劳动力、春晖人士发展产业,推动破解产业成本高、发展意愿低、销售渠道窄等难题。
2024年,该县有10头以上肉牛适度规模场1600多个,养殖从业人员5.2万人,实现综合产值11.91亿元;稳定投产茶园15.56万亩,产茶1.2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4.96亿元。在市级统筹下,带动全市红薯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带动1.2万户薯农和30多家合作社发展红薯产业,户均增收7000多元,以极小的政策支撑推动全县“一主两辅”产业蓬勃发展。
“中端精深加工”促提升
通过龙头公司带动、完善产销对接、改良种植技术、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将肉牛、红薯产业与农业现代产业深度融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获得资金支持1亿元,基本形成了“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整体推进格局。
同时,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围绕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大力招引关联企业、符合区域产业配套需求产业。引进了深圳陈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祺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郑州烹小鲜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入驻,培育贵州国富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大坝场肉联厂、思南鹭舟食品有限公司等深加工企业,打造土坝王、莽牛哥等多个牛肉产品品牌,实施一批智能加工、智能包装、红薯粉调料包等强链、补链项目,最大限度释放产能。
“后端销售”增效益
坚持高品质发展特色农产品,依托乌江思南港打通水上运输饲草料渠道,通过在省外建立饲草料基地、在县内建立暂存集散中心,降低饲草料购买和运输成本。
搭乘直播带货、跨境电商东风,积极拓宽育肥牛、肉制品、陈薯酸辣粉产品销售市场,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引进大体量、大流量的行业企业,打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等消费大市场,促进思南优质产品消费升级。
目前,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贵州佳里佳公司为龙头链主,引领带动配套产业高度集聚发展,思南红薯酸辣粉网上单品销售额超7亿元、销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了“育苗种植、淀粉生产、粉丝生产、调料包生产、包装生产、薯渣利用”全产业链,现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