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让赛事“流量”成为文旅“留量”

作者:陈敏

赛事与城市相互成就,运动员和游客选择赛事,也是选择城市。

近年来,思南坚持“以体兴文、以赛促旅”发展思路,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串联起体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将赛事“流量”巧妙转化为文旅“留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体旅融合发展之路。

办好一场赛 城市有温度

“这是我第一次来思南,今天的赛道风景特别赏心悦目,我跑得非常尽兴,也感受到了沿路思南人民的热情!”在2025思南半马终点中伟广场处,来自遵义的选手王敏率先冲线,勇夺女子组第一名,言语中止不住的激动。

春日的思南,被奔跑的激情点燃!一场奔跑的盛宴,让这座山水小城沉浸在运动的狂欢中。

4月20日,“景秀乌江·领跑思南”2025思南环乌江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5000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跑友穿梭乌江之畔,在奔跑中尽享思南的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用脚步和欢笑,为思南注入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思南半马进入第三个年头,赛事中的各个细节,都是对组织能力、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全方位软硬实力的考验,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全力为赛事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的赛事全面升级,起终点调整至城市核心的中伟广场,赛道优化为沿江折返赛道,更加平缓,助力选手刷新成绩。”思南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安剑波介绍,沿线安排了志愿者、免费的专线摆渡车、医疗保障等周到贴心的服务,让国内外“跑友”们放心奔跑,也记住了思南。

从遵义专程来参赛的跑友熊娜说:“我们现在就是将比赛和旅游结合,出来跑个步,看个风景,既能健身,又能旅游,还能结交天下朋友,真的特别有意思,这感觉简直太棒了!”

展现一座城 赛事有特色

跑一次马拉松,就是一场短暂的旅行,在奔跑中,认识一座城。

如何在办赛中展示城市形象、做好特色文章?思南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将马拉松赛事与本地文化、风景、美食等元素相结合,为选手们和沿线观众带来一场难忘的运动盛宴。

“思南小吃,‘自助流水席’赛道根本吃不完!”参赛选手杨红霞说,红糖麦粑、花甜粑、米花,各种补给水果以及热情的工作人员非常给力。

在马拉松赛事中融入美食文化,思南把普通赛事补给站“变身”为特色美食站,在保证专业补给的同时为选手提供更多美食体验。这样的“美食赛道”延续三年,成为了思南办赛的一大亮点。

思南的马拉松,从来不止于奔跑。省级非遗思南剪纸以“喜”文化装点赛道,串联起望江亭、府文庙、盐市街、安化古街等景区景点,充分展示了思南的自然景致和人文风光,让选手们在奔跑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领略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魅力。

思南半马顺利收官,选手们体验思南这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产业新城、宜居慢城的激情与活力,也用运动点燃了城市热度。

留住一批人 “流量”变“留量”

一日观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

思南以马拉松赛事为契机,推出了灯耀思南、长龙游江、非遗展演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完赛包里,九天温泉体验券、石林景区优惠卡、思南晏茶等“文旅礼包”,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为马拉松赛事而了解思南、爱上思南,在赛事结束后,他们纷纷选择在思南停留,深入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将“体旅融合”推向高潮。

“以跑马拉松的名义来旅游,解锁了思南。如果不是跑马拉松,可能不会单独来。”来自肯尼亚的国际跑友吉尔伯特·基普克莫伊·基托尼说。

一场大型体育赛事,既是竞技,也是经济。思南将赛事“美食”“美景”的主题进行到底,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多个环节发力,让选手们留下脚步,在比赛之余充分感受思南好看、好耍、好吃、好客的独特魅力,赛事“流量”正变成文旅“留量”,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增量”,不但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更成为思南高质量发展的新推动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5 陈敏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561.html 1 思南:让赛事“流量”成为文旅“留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