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颖辉) 万山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聚焦群众需求,深耕“帮办代办、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文明实践,用“小窗口”撬动“大服务”,让文明之光照亮民生底色。
为破解“就医难”问题,万山区打出“流程减法+服务加法”组合拳:一方面优化门诊布局、压缩等候时间,让患者少跑腿;另一方面升级服务设施——门诊大厅增设无障碍通道、母婴室,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诊断证明盖章、病历复印、医保咨询等12项服务,还为高龄、残疾患者配备“陪诊志愿者”,提供轮椅接送、代取药等“一对一”服务。
在万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导办员全程帮办”“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等标识格外醒目。导办台上,老花镜、急救箱、免费复印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刘丽芳说:“本以为要跑好几趟,结果导办员带着我一次就办完了,工作人员全程笑脸相迎,确实值得点赞。”
据悉,为提升服务质效,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网上办、指尖办”,一般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零跑腿事项占比85.06%;强化激励引导,每季度评选“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出16个“红旗窗口”,40名“服务之星”,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4面。
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毅表示:“群众的‘满意清单’就是我们的‘责任清单’,下一步将拓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有‘人情味’。”
从医院到政务中心,从导诊台到办事窗口,万山区用“标准化服务+个性化关怀”,让文明可触可感:医务人员的一次搀扶、政务人员的一句“您好”、志愿者的一个微笑,都成为城市文明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万山区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9.9%,医院门诊患者投诉率为0,“文明服务”成为市民口中的高频词。正如市民所言:“窗口虽小,却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温度——在这里办事、就医,心里暖乎乎的。”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服务是民生的基石。万山区以窗口为“支点”,撬动服务升级、文明提质,让每一次咨询有回应、每一次办理有温度,用“小窗口”的点滴努力,汇聚成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