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志权 任明勤) 随着汛期到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97处地质滑坡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力求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监测中,工作人员手拿卷尺对前期出现的裂缝进行一一测量登记、对监测点的监控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房屋周围的挡土墙是否开裂、已经存在的裂缝是否扩大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同时还对周边居民的房屋状况进行了走访查看,并现场对当地群众进行了地质灾害宣传。
据了解,印江朗溪镇有3个地质滑坡灾害点,打铁坳村就有两个,共涉及2个村40户100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防止灾害发生,该镇采取“人防+技防”双保险监测方式,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分组进行实地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充分利用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监测,精准识别潜在的地质滑坡风险点。
印江合水镇落佑村桃子坪滑坡点最初发生变形于2014年7月,滑坡直接威胁到该区域内31户160间房屋13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解决该区域的安全问题,2022年6月启动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429.19万元,项目于2024年9月竣工。
目前,合水镇落佑村桃子坪滑坡点群众已经全部集中安置到安全地带并全部入住,原滑坡灾害点正有序进行拆除。
据了解,印江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7处,其中滑坡65处、塌陷2处、崩塌5处、泥石流2处、不稳定斜坡23处,涉及到3401户1475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把责任落实到位,一方面完善了领导干部地质灾害包保责任机制,确保每一个村、每一个点都有一名领导包保、一名干部负责、一名监测员值守;一方面健全以乡镇(街道)、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策群防队伍,并不定期开展逃生演练。
“为确保隐患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采取了‘人防+技防’措施加强监测,对各隐患点明确一名监测人员,同时为他们购买不低于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另外,我们还对86处隐患点,安装了386台监测设备,此外,对于地质隐患点险情较大的,采取了搬迁和工程治理措施,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印江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刘武星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