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作者:白雪 李厅木 特约记者 代忠国

石阡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重要支流中游,是长江生态屏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该县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举措,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夏日的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茂盛。密林深处,超150台红外相机悄然记录着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护林员赵继军负责定期进林更换设备提取红外相机数据。日前,在整理最新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有了惊喜发现。

在2月28日拍到野猪、猪獾、果子狸的基础上,这次增加了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毛冠鹿、小狸猫、山鼠。

近年来,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夯实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加强资源巡护管理,设立佛顶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大样地、利用红外相机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监测等工作举措,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提升,还发现了新增物种和国家重点关注物种。

目前,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物种多样性明显提升,野生动物从2016年识别鉴定的806种增加到1269种。今年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新增9种记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从2016年的500多株增加到700多株。

清晨薄雾中,石阡县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群的鸳鸯在湖面嬉戏,斑斓的羽毛在碧波中时隐时现。

鸳鸯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要水质清澈干净,环境舒适安静,不受人为破坏和干扰,才能让鸳鸯种群发展,数量越来越多。

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通过湿地修复、联合执法、科研监测等举措,为鸳鸯打造出森林覆盖率达90%的“诗意栖居地”。

近年来,石阡湿地公园鸳鸯总数已超过1500只,龙川河、廖贤河、小龙河等区域也有成群的鸳鸯栖息。

鸳鸯种群明显增加源于石阡县对湿地生态的严格保护。该县先后建成森林防火智能系统及人工湿地、巡护步道等设施,实施打击和查处破坏湿地行为,加强与高校院所研究合作,强化日常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石阡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突出抓好佛顶山、鸳鸯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的同时,以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力创建美丽河湖,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今年以来,石阡县城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6%,石阡河关鱼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及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为长江中上游绿色经济带筑牢了生态屏障。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05 白雪 李厅木 特约记者 代忠国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4105.html 1 石阡: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