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压实三方责任 提升驻村帮扶实效

作者:王云广 田素霞

近年来,万山区聚焦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压实主管部门选派管理、乡级党委属地管理、派出单位服务保障“三方责任”,促进驻村干部作用发挥,提升帮扶质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注重精准谋划

压实主管部门选派管理责任

尽锐出战“精准派”。深入开展驻村轮换调研,全面摸清全区170名驻村干部底数,对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5项资格条件和10项负面清单,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实现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等选派全覆盖。截至目前,共组建驻村干部51支,选派驻村干部153名。全员培训“强能力”。线上,依托学习强国、贵州网院等平台,积极组织驻村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农村工作相关会议精神、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等;线下,依托区委党校平台,重点围绕推进“强村富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为期5天的全覆盖脱产培训,进一步帮助驻村干部拓视野、提能力。动态监管“提质效”。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日常考勤、请假报备、暗访督导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每季度联合开展1次暗访督导,对不能正常履职、工作不胜任、研判不合格的,予以调整优化,并将一线工作实绩作为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重要依据,推动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真抓实干、真帮实扶。2025年,共开展区级暗访督导2次,调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8名,2名驻村干部分别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表彰。

注重上下联动

强化乡级党委属地管理责任

抓严日常管理。坚持管在平常、严在日常、抓在经常,乡镇党委履行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主体责任,经常到村了解驻村干部到岗到位、作用发挥、廉洁自律等情况,定期调度研判、交流反馈,推动驻村工作队在一线干实事、出实绩。抓细关爱举措。及时为驻村工作队提供良好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指导驻村干部制订年度帮扶计划,通过开展驻村工作座谈会等,不定期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了解驻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意见建议,切实把关心关爱落在实处。抓实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熟悉了解驻村干部日常表现的优势,综合分析研判驻村干部实干实绩情况,提出考核评定等次建议。区委组织部会同纪检监察、农业农村等部门,集中联审、复核确认,确保考准考实。2024年度考核中,评定为“优秀”等次驻村干部51名。

注重资源整合

夯实派出单位服务保障责任

强化跟踪管理。严格落实“四个捆绑”,各选派单位制定年度联系点帮扶措施,协同抓好驻村干部监督管理和工作指导,严格落实每半年听取1次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汇报,单位主要领导每半年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其他班子成员每年不少于1次到村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强化服务保障。推动85家省、市、区选派单位全面落实每人每年不低于2万元标准工作经费、不低于100万元保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1次健康体检、每日不低于55元驻村生活补助和每月不少于2次往返交通补助,让驻村干部沉得下心、驻得下来,集中精力接续开展驻村帮扶。强化帮扶成效。严格执行驻村干部脱产驻村制度,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抓、治理联促、服务联做等方式,协调各方资源支持帮扶村建设和发展,全面构建“一人驻村、全员帮扶”的工作格局。2024年驻村派出单位解决帮扶资金共212.2万元,2025年1个驻村派出单位获“全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28 王云广 田素霞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146.html 1 万山:压实三方责任 提升驻村帮扶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