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让数据要素充分“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作者:胡美琳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极大地推动着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利用数据要素推动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打通流通堵点

让数据要素“动起来”

当前,数据要素流通在制度与技术层面面临诸多阻碍。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在具体的数据流通机制等方面,法律界定尚不够清晰,这使得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数据流通相关主体在面对数据流通业务时,因合规尺度不明而顾虑重重,难以把握监管和处罚尺度,对责任判断缺乏稳定预期。从技术层面而言,传统的数据安全主要聚焦于静态存储数据的保护,强调数据库的边界安全。然而,进入数据要素时代,数据安全的概念已扩充为强调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内生安全,尤其是数据流转过程中的持续安全,这无疑增加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复杂性和实现难度。因此,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堵点,让数据要素“动起来”必须在制度与技术两端齐发力。在制度方面,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数据流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明确市场准入门槛、监管主体与监管方式,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在技术层面,要加大对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本地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保障数据的流通安全,增强各参与主体对数据流通的信心,构建起安全、合规、高效的数据流通渠道。

构建规范市场

让数据要素“用起来”

数据交易市场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平台,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和价值实现。近年来,我国数据交易市场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数据确权难题制约着数据交易的规范化发展。在数据生产、收集、存储、使用的全流程中,涉及多个主体,数据权属界定、分类分级、估值定价、收益分配等方面缺乏系统框架,导致数据交易过程中各方权益难以保障,信任机制难以建立。另一方面,数据交易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有待完善。目前,部分数据交易平台在数据挂牌服务、供需匹配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因此,让数据要素充分“用起来”,必须着力构建规范市场。各大数据交易平台可通过数据登记、技术赋能数据权益使用等多种形式,破解数据确权难题。同时,明确数据经纪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各类服务商职责,形成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交易平台的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此外,数据交易平台应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设数据流通的平台底座,提升数据流通效率。

推动融合发展

让数据要素“活起来”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大数据已融入各行业发展“大动脉”,然而,在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仍面临数据孤岛、融合成本较高等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二者融合发展,让数据要素充分“活起来”,可从以下层面发力。从政府层面来讲,一方面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积极开展数据融合应用的企业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融合成本;另一方面是要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制定统一数据标准,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流通效率。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方面要提高数据意识,加大对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等环节的投入,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数据应用创新,围绕自身业务场景,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创新产品服务,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两者的共融共生,让数据要素“活起来。”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应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在数字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让数据要素充分“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谱写铜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15 胡美琳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828.html 1 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让数据要素充分“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