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川硐街道

五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文稀

为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碧江区川硐街道通过压实责任、宣传警示、排查隐患、治理隐患、应急准备“五措并举”,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压实责任,织密防汛“责任网”

构建“街道统筹——站所联动——村(社区)协调——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将防汛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针对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实行“一名领导包片、一支队伍包点、一套方案应对”的“三包”机制。

每周召开防汛工作会,研判风险形势,同时,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时监测天气变化,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雨情即汛情、汛情即命令”,确保防汛指令第一时间传达落实。

宣传警示,筑牢群众“安全堤”

组织8支“防汛宣传小分队”深入村组、社区、学校、企业,发放宣传单1.2万份,覆盖群众3万余人;利用28个应急广播点、15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防汛警示标语和宣传片,每日播报雨情预警。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网格员逐户上门制定“一对一”避险方案。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推送防汛动态,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格局,让防汛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排查隐患,摸清风险“底数单”

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专业队伍对3处地质灾害点、3条中小河流、6座小二型水库、3处城市易涝点及21处危旧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一隐患一档案”。对排查出的3处隐患分类管理:轻微隐患现场整改,较大隐患明确责任人、时限和措施,纳入台账限期销号。

目前,隐患整改率已达100%,3处地质灾害点纳入重点监控,实行“每日巡查、每周研判”,确保风险动态可控。

治理隐患,打好整改“主动仗”

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街道精准施策、靶向治理。

投入80万元整治3处城市易涝点,新建排水管道600米;在地质灾害点设置防护栏、警示牌,安装6套监测预警设备;对6座水库进行安全加固,检修闸门、溢洪道,储备防汛物资。

同时,联合多部门修缮10处危旧房屋,对5户8人实施临时转移安置,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筑牢防汛“硬屏障”。

应急准备,锻造防汛“先锋队”

街道组建40人应急抢险队伍,涵盖党员、基干民兵、志愿者,配备救生衣、抽水泵等装备,定期开展实战演练。

今年以来,已组织地质灾害避险、水库抢险等演练4次,参演300余人次。按照“宁可备而不用”原则,储备编织袋300条、抽水泵10台、应急照明设备8套,并与辖区超市签订应急物资供应协议,确保紧急情况下物资快速调运,为防汛抢险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18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文稀 碧江川硐街道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938.html 1 五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