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红) “原来暴雨过后,小区里的积水坑和河边一样危险!”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社区10岁的刘梓琪拿着刚画好的防溺水漫画,认真地对同伴说。近日,铜仁市帆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社区、白岩溪社区和正光街道打角冲社区居委会在各自社区儿童之家,开展防灾减灾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60余名儿童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为暑期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活动中,社工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播放近期榕江、从江等地洪涝灾害的新闻片段,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灾害的严重性;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讲解暴雨过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积水下方可能存在漏电线缆、松动井盖等,以及水库、池塘等水域的潜在风险。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还设置了“安全标识创作坊”“水域侦查员”等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创作安全标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化身“水域侦查员”,在社区地图上标记出危险区域。在模拟自救环节,孩子们跟着社工学习“仰头漂浮”“大声呼救” 等动作,掌握了基本的自救技能。
“以前觉得玩水很有意思,现在才知道水里藏着这么多危险。”王宇在活动结束后,把所学到的防溺水“六不准”写在纸条上,准备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我要把这些知识告诉妹妹,让她也远离危险水域。” 一位家长说:“平时我们也经常叮嘱孩子注意安全,但他们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这次活动通过这么多有趣的形式,让孩子真正明白了危险在哪里,比我们说多少遍都管用。”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防灾减灾和防溺水的知识与技能,还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各个环节,使安全理念扎根在他们心中,并传播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