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公司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政工工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价值,包括其在强化政治引领、优化决策机制、凝聚人才队伍、塑造企业文化及保障监督落实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与显著成效。将政工工作有机嵌入公司治理全链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公司治理;政治引领;文化塑造;监督保障
一、引言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公司治理强调权责清晰、制衡有效、运转协调,而国有企业因其公有制属性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治理结构必须体现党的领导和党的方向。其内涵早已超越思想教育范畴,成为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政工工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对于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政工工作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1.政治引领的“定盘星”,确保正确发展方向。政工工作首要职责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精准传导至企业决策与执行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的理论武装、政策宣贯和形势任务教育,确保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国之大者”,自觉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效解决了公司治理中可能出现的战略短视、偏离问题,为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经理层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根本遵循。
2.决策优化的“助推器”,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政工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畅通有效的民主渠道(如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等),能够广泛汇集基层智慧、真实反映职工诉求、精准识别潜在风险。这些信息为董事会、经理层进行重大决策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多元视角,促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同时,政工部门在决策前进行政策合规性、风险可控性评估,在决策后协助做好宣传解释和思想动员,保障了决策的顺利实施。
3.人才凝聚的“强磁场”,锻造高素质治企兴企骨干。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政工工作承担着干部管理、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经理层有机结合,政工部门在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干部队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同时,通过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为企业治理提供忠诚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4.文化塑造的“主引擎”,培育现代治理软实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基石和灵魂。政工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它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国企特色、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理念。这种文化认同能够有效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执行力,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政工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制度嵌入:实现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双向融合。
1.“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化。依法依规落实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符合条件的党委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从领导体制上保障组织意图在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
2.决策程序清单化。制定清晰、具体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政工部门(党委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等)负责清单事项的议题收集、材料准备、前置研究程序的组织协调,确保前置程序规范、高效、有据可依。
3.治理主体职责协同化。在章程和议事规则中明确界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政工部门负责协调沟通,确保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二)工作融入:贯穿公司治理全链条。
1.融入战略决策。政工部门在战略规划制定前,牵头组织政策研究、形势分析、思想摸底,为战略方向提供政治和政策支撑;在战略执行中,通过宣传思想工作统一认识、鼓舞士气、营造氛围。
2.融入选人用人。政工部门(组织人事部门)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牵头组织干部的动议、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并将考察结果作为董事会、经理层聘任的重要依据。
3.融入风险防控。将思想政治工作、廉洁教育、合规文化建设作为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政工部门联合纪检监察、审计、法律风控等部门,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警示教育,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和合规自觉。
4.融入文化构建。政工部门主导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制定与实施,将党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经营理念深度融合,通过典型选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等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能力提升:打造专业化复合型政工队伍。
1.强化复合知识储备。要求政工干部不仅精通党建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需学习掌握现代企业治理、战略管理、资本运作、法律法规、风险控制等知识,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
2.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引导政工工作从“围绕型”向“融入型”“价值创造型”转变。政工干部要深入业务一线,了解业务痛点,善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用治理效能提升的实际成果彰显政工价值。
3.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如智慧党建平台、线上学习平台、融媒体宣传阵地)提升政工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实践成效与展望
将政工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的实践,已在众多优秀国有企业中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战略方向更加清晰坚定,重大决策质量显著提升,干部人才队伍活力迸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加速形成,监督保障作用更加有力有效,有力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展望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需要持续深化探索:在“融”字上做深文章:进一步优化融合机制,提升融合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效”字上求突破:更加聚焦治理效能提升,量化评价政工工作对公司治理目标的贡献值。在“新”字上谋发展:不断创新理念、内容、方法、载体,使政工工作更好地适应公司治理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