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邓兰婷 姚娟) 玉屏侗族自治县主动作为,不断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谱写了共享乡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实现兴村富民。依托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推动每村重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乡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重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深化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浓墨重彩做好山地农业文章。该县紧紧围绕产业布局,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建成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收入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实现动态清零。据悉,该县新店镇已累计培育专业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73家、种养大户28户,实现“无公害蔬菜+瓜果”品种全覆盖,坝区年产值达600万元。
人才辈出助力振兴,推动兴村乐业。不断优化乡村创业环境,通过培养“乡土人才”、引进“特需人才”、回流“主体人才”等方式,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坚持以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实施村干部“头雁”储备工程,制定后备力量培养帮带方案,高质量培养村级干部。鼓励人才回流创业。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吸引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回到家乡,各尽其才。提升人才素质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的农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积极组织人才参加各类农业展览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力。截至目前,新店镇已配备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建成农庄15家、游乐园1所、露营基地1个。
文化振兴人文璀璨,促进兴村自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展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农家”“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据统计,该县新店镇获评“最美乡村振兴家庭”“最美绿色生态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等共19户(人),推荐道德模范8人,创建镇级“最美庭院”83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创建文化品牌阵地、树立乡村文明新风。通过举办侗歌、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农趣农味文化体育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村规民约”修订和“红白理事会”全覆盖。通过宣传引导和教育惩戒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文明新风在乡村日渐成风。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打造兴村美丽。玉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初步探索出一条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发展之路。推广乡村规划“一图一表一说明”,明确乡村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和生态环保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和发展,避免了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房改造。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房改造工作,着力解决厕所粪污外排、直排等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大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